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的灵魂
(2011年4月18日)
人民日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未来5年我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行动纲领。《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贯穿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应该说,科学发展观是“十二五”规划的精髓和灵魂。贯彻落实《纲要》,必须把握这一精髓和灵魂。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十二五”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此,新时期的发展必须有新思维。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样的发展?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系统阐述科学发展时,不仅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而且强调“更加注重”,并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科学发展的内涵。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
究竟是GDP挂帅,还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当前,我国发展处在从传统发展理念向新的发展理念转换的时刻。从《纲要》提出的发展思路可以看出,我国正在克服传统“GDP至上”的惯性思维,转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里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完整的现代化概念,蕴涵诸多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关的内容,举其大者有6个方面: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活殷实。从新世纪之初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预期完成这个目标,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更具决定意义。《纲要》规划下一个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正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开题并切入的。
能否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问题。如果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就会自觉地推动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含义是全面的:横向上,是“全体人民”而不是“部分人”或“多数人”;纵向上,既关注“当代人”也关注“后代人”,实际上是“多代人”,体现了当代公平与代际公平并重;内核上,指的是“多需之人”而不是“单需之人”。《纲要》在发展部分规划的不只是经济发展,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改革部分规划的也不只是经济体制改革,而是拓展为“四位一体”改革,即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这些都体现了尽量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需要,是对发展核心价值的新判断和新追求。
更加注重协调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战略意图
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必然引出一场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鉴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不协调的结构性问题,《纲要》非常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提出了全方位调整的要求,体现了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意图。
内外协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涉及需求结构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高潮虽已过去,但世界经济并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世界经济复苏充满曲折和艰难。从长期看,全球需求结构将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无论是全球经济再平衡和美国转变增长方式,还是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针对我国出口的壁垒不断增加,都凸显出过于依赖外需的增长带有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这就对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因此,应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内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鉴于近10年来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现实,应着力解决居民“能消费”(提高收入)、“敢消费”(健全社会保障)和“放心消费”(确保质量与安全)问题,使居民消费率上升到合理水平。
产业协调:进一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涉及供给结构问题。目前,我国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纵深推进阶段。《纲要》明确提出,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并提升第二产业,包括改造提升制造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明确规划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一短板,《纲要》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重点,特大城市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并积极倡导“三新”(新领域、新业态、新热点)和“三化”(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
区域协调:由区域不平衡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变。这涉及区域结构问题。《纲要》从区域生产力差异、地缘因素和民族宗教等因素出发,规划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着力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旨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相关部分提出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系列和“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系列,通过发挥这两个系列的作用,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城乡协调: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这涉及城乡结构问题。考虑到我国国情,包括粮食安全问题、农村人口转移的巨大压力等,《纲要》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建设新农村,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着力于人口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的城镇化,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长远战略构思
《纲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放在重要战略地位,特别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
强调绿色发展是《纲要》的一大亮点。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经济影响深远。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着力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根据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思路,《纲要》提出的12个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指标中有11个是约束性的,占全部约束性指标的将近70%。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发展绿色经济的决心。归纳《纲要》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低碳发展的思路,大体可以看出四条线路:一是技术线路,提出通过低碳技术创新,控制和减少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二是结构线路,强调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三是规制线路,提出通过法令、税收(如开征环境税)等政府管制或社会强制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四是产权线路,通过建立包括碳排放权以及环境付费在内的环境产权机制等手段,用市场的办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体现了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开阔的规划视野。
《纲要》非常重视创新发展。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推动经济发展,而且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纲要》指出,未来5年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重要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这意味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应着力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着力促进“加工基地”向“创新高地”转型。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二五”规划的公平正义追求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内部结构大变动、利益格局大调整的过程中。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和谐稳定,是一个需要着力解决的课题。《纲要》的一大亮点就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幸福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须寻求经济市场化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最佳均衡点。《纲要》一方面强调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另一方面强调要正视社会公平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纲要》明确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重点,具体制定了改善民生的行动计划,对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保障等问题给予细致关照。例如,在社会保障方面,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要达到3.57亿人,相当于每年增加2000万人;针对城镇低收入群众住房比较困难的现实,特别提出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等。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关怀。
我国要在未来5年成功实现发展转型,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改革。经过30年实践探索,应该说传统体制的弊端及其改革路径已大体摸清。《纲要》提出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做好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反映了我国改革的纵深化和制度化趋势。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纲要》指出未来5年应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等领域的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同时,深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区域开放格局,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与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