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徐思颖 摄/马雅芸、张红)时值建党百年华诞,为深入了解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并积极弘扬党的历史、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7月13日至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铜陵市义安区“重温党史忆初心,传承薪火担使命”理论宣讲团队深入义安区各社区开展了为期11天的宣讲调研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铜陵市义安区“重温党史忆初心,传承薪火担使命”理论宣讲团队是以直属于安徽师范大学团委、挂靠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的大学生社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的骨干成员组成。该社团成立于1995年,曾获全国百佳社团称号,社团下设理论宣讲部,常年从事理论宣讲志愿服务,2019、2021年社团理论宣讲事迹获评安徽师范大学“感动师大”校园精神文明十佳事迹。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更好在学生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特以中研会理论宣讲部为基础,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宣讲团。团队的大部分成员亦是马院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宣讲团的宣讲员。

理论宣讲细打磨,党史教育接地气
7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铜陵市义安区“重温党史忆初心,传承薪火担使命”理论宣讲团队队长雷霁雯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宣讲团向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指导组、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和学校的领导专家们展示了党史宣讲。雷霁雯以“百年大党正风华,人民至上铸情怀”为主题,声情并茂地阐述了“七一勋章”颁授的相关内容。雷霁雯在宣讲中展现出的激情与自信赢得了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指导组的认可与掌声。
团队主打特色就是理论宣讲,共有宣讲员7人。理论宣讲是“传声筒”、“放大器”、“调音器”,为了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响亮、调得更妥帖、听得更舒畅,团队的每位宣讲员都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社会实践正式开始之前,宣讲员已经撰写了宣讲稿8篇。稿件主题大致围绕铜陵当地,特别是义安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等不同方面展开,稿件内容结合义安区团委老师提供的《中国共产党铜陵县历史》和《铜陵市志》两部文献,做到宣讲内容有史料作为依托、选取铜陵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案例事件和杰出人物,设计配套PPT,制作相关音频、视频提升宣讲效果。在实践中,宣讲员根据听众的反响和最新时事,利用空闲时间加班加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内容,深挖铜陵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新撰写10篇宣讲稿,以尽可能多样化的形式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宣讲调研齐并进,红色精神永赓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社会实践光停留在“讲”是不够的,更要实地“调”、深入“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团队11天的实践生活分为宣讲和调研两大模块。7月14日到16日,团队前往义安区五松镇的惠泉社区、万鸡山社区、观湖社区与荷花塘社区开展4场理论宣讲。在7月19日到21日,团队前往顺安镇的义安社区、金山社区和东正社区开展3场理论宣讲,共计在7个社区开展7场理论宣讲,每场宣讲的观众年龄层不同,有中小学生、中青年,也有老人,观众的政治面貌也有所不同,有群众、团员,也有党员。宣讲员们在宣讲中不断汲取经验,结合铜陵本地特色,使得理论宣讲更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赢得了现场听众的一致好评。周末时间团队则在义安区团委的周到安排下参观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新四军五团旧址、铜陵市博物馆等多处红色历史遗迹。7月19日晚,团队开展线上团日活动,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7月22日,团队前往铜陵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7月23日,团队根据参观铜陵烈士纪念馆的心得体会,搜集图片、整理文字,制作成精美的展板在天井湖公园进行展示和讲解,向来往的路人介绍铜陵的红色历史和英雄事迹。除此之外,团队积极走进商场、公园、博物馆、社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发放问卷,向宣讲听众、社区居民发放并收回的调查问卷共计约200份。

宣传形式多样化,团队特色共发扬
宣传也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宣传工作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可以扩大团队影响力,为团队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团队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力求突出团队特色。每一篇官方QQ说说都会主动艾特中青网、安师大团委及学院,每一篇新闻稿也都积极向学院学工网、中青网投稿。在微信推文方面,团队会积极向安徽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投稿,还会请义安区团委领导老师帮忙上传到义安区的相关官方微信公众号。截至目前,共计发送官方QQ说说12篇,官方微博5篇,完成新闻稿8篇。其中官方QQ说说被师大马院转发过4次,官方微博被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微吧、安徽师范大学团委各转发过一次,新闻稿登上安徽师大马院官网1次,马院学生工作网3次。宣讲活动被义安区相关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1次,被义安融媒体中心视频号报道1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宣传小组还会坚持向外投稿,采取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积极宣传团队及实践成果。

暖心寄语砺初心,青春蓄力担使命
7月21日上午,共青团安徽师范大学委员会书记汪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严宏、副书记刘玉艳等一行赴铜陵市义安区慰问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义安区党委副书记、共青团铜陵市委书记方小雄及共青团义安区委领导热情接待并参加慰问座谈会。
汪凯、严宏、刘玉艳等领导现场观看并指导了团队于顺安镇东正社区开展的一场宣讲。宣讲结束后,校、区双方举办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座谈会。座谈会上,汪凯同方小雄一同揭牌,标志着安徽师范大学在义安区的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正式建立。随后,领导老师们纷纷发言,表达了对团队的高度认可,并寄语同学们要传承好品牌,在实践中更上一层楼。
通过本次慰问座谈会,团队真切地感受到了铜陵市义安区、校团委、院党委对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视。团队队员们纷纷表示,他们会不断总结经验,力求实现更好地为基层人民服务,让理论宣讲“燃”起来,照亮前进的道路。
在为期11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寻史于基层人民之间,追梦于青春正当之时,以史为经,以事为纬,不论是艳阳高照,还是狂风暴雨,团队的脚步从未停歇,团队的旗帜始终飘扬。作为第三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次社会实践,对于团队成员来说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成员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身上所肩负的重大使命与责任。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点,必须全力以赴,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接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