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研国学弘扬华夏精华——新国学社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编辑:本科生宣传员  预审:梁齐军  终审:傅绪中 

本网讯(文/胥文彬 蒋慧 /乌兰格日乐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国学,培养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学生亲近圣贤、亲近经典,提高大学生诵读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丰富国学知识和自身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热爱经典的情怀,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社团宗旨践行到底,新国学社特此举办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身体力行守护国学经典,感受文字在唇齿间流动的快意。

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阶段于2020年11月16日拉开序幕,12月4日进入尾声。“诵国学经典,悟人生真谛”,每天早晨花津河畔都响起了阵阵读书声,《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四书”自古至今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四书中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思维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习惯。当今时代,纷乱嘈杂的社会,快速急躁的节奏影响着当代人,国学的丰厚底蕴洗涤着略显浮躁的内心,使之沉淀,既要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英雄气概,亦有“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淡然雅量。

第二环节为亲近圣贤,每位同学制作五至八分钟的ppt与演讲稿,讲述圣贤著作,感受圣贤之心。新国学社指导老师刘宏老师、社长江诗昱和上一届汇报大赛一等奖获奖选手王晨璐担任此次比赛评委,主持人由活动部陈琪担任,新国学社全体理事参与。其中,既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诗仙”李白的豪迈之志,又有“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的“诗圣”杜甫的忧国忧民、悲天悯人之感,更有孔孟圣师的厚重庄严,汉赋之华丽辞藻,宋词的清丽淡雅,清诗的世俗风华。当代青年学子追随时代潮流,更不忘传统国学之厚重,民族根基在于民族文化,国学便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昂思玮同学从孔子的喜好音乐、诗歌,钟情山水、讲究饮食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作为普通人的活色生香的孔子,贺莉同学给大家倾情讲述了女词人李清照诗意的生活,李乐童同学讲述了辛弃疾悲壮、豪迈的一生,孙迅同学带领大家寻找诗歌之因、品味生活之美,张冰冰同学给我们讲了情深不寿的纳兰性德的爱情故事,杨雯同学通过讲述元好问的词作和所联想到的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的凄美杨龙二人等的爱情,使人为之动容,张红同学着重谈了谈自己这段时间阅读国学经典的收获。随后评委们对选手们的表现一一进行点评,刘宏老师建议各位同学在学习国学时要知行合一,将经典践行于实际生活中,国学不仅传递着深邃丰富的思想文化,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阅读经典之时,要学与思并行,理解经典中的深刻内涵。在评委老师们点评后,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张红、孙迅同学获得一等奖,张冰冰、李乐童、王金霞获得二等奖,贺莉、杜骏、杨雯、徐皖云、昂思玮获得三等奖。 选手们都表示收获良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忘阅读国学经典,让国学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未来的日子里,新国学社将继续秉持继承和弘扬优秀国学文化的初心,迈步前行!

 


添加者:本科生宣传员 审核者:傅绪中 添加日期:2021-01-22 点击: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共青团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