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胡雨虹 图/武健)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让全国的教育系统按下了“暂停键”——延迟开学。全国各级学校紧急动员,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爱智哲学社积极探索社团活动线上举办的形式,于3月16日至3月25日顺利举办“哲思观影会”线上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两轮进行,初赛环节形式为网络征文、网络评选,决赛环节形式为线上展示、网络评选,研究对象为影视作品《海上钢琴师》,参赛者为爱智哲学社全体会员。
初赛环节,评委组从95篇会员网络投稿中遴选出10篇优质影评文章,于3月25日下午两点三十分,以“腾讯会议”、微信群、QQ群为网络平台依托,举办了线上哲思观影汇报比赛决赛。决赛环节分为在线展示、在线评委提问与选手回答两个部分。爱智哲学社指导老师王子廓、社团会长王海燕、副会长宋佳佳、方青、田尤嘉担任评委,服务部理事潘俊杰担任主持人,爱智哲学社的全体工作人员线上准时参加。
决赛环节伊始,主持人潘俊杰对本次比赛汇报活动的评选过程、比赛规则、评分标准予以说明。比赛期间,十位选手按照顺序,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进行观影汇报演讲,并在线回答评委的提问。选手的观影汇报围绕作品的哲学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手段,从哲学、影视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视角对影视作品展开分析。高质量的汇报展示、熟练的平台操作、精彩的评委提问与选手回答,是本次线上活动的特色和亮点。
活动最后,组委会邀请社团指导老师王子廓作出点评。王子廓老师对爱智哲学社线上各项工作的开展予以肯定,对选手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进行影视作品分析予以表扬。王老师引导大家以影视作品为诠释文本,通过两条“明线”(主人公作为一位钢琴大师,为何决绝地抗拒发行自己的录音作品,并将其毁掉?主人公为何最终放弃下船,而永远地留在“弗吉尼亚号”蒸汽船上,走完他看似荒诞、消极却饱含抗争的一生?)和两条“隐线”(主人公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小号手麦克斯在与古董商老人交谈时主观塑造出的理想人物?主人公名为1900,他的个人姓名、人生遭遇、人生抉择有何艺术与时代象征?),进而思考文本密码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人之存在的本质和意义是什么?艺术作品之存在本质和意义是什么?
根据评委组打分,本次“哲思观影会”决赛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两名:王锟 李浩宇;
二等奖三名:段丽君,张雪,石秀豪;
三等奖五名:吴京,吴河霖,周晨晨,方序,迟敏。
停课不停思。疫情当前,本次活动的参与者虽然无法面对面进行交流与思辨,然而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凝聚为哲学思辨和艺术欣赏的共同体,提升了通过哲学思考进行艺术审美的能力,展示了我校学生高水平的哲学思维和艺术素养,这也正是爱之哲学社举办“哲思观影会”的初衷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