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讯网(文/摄 德育研究会组宣部)关注疫情,心寄学生。为帮助大学生积极抗击疫情,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安徽师范大学德育研究会3月15日下午两点特邀请我会指导教师、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路丙辉教授面向全校本科同学,通过腾讯会议APP,以“在战‘疫’中成长”为题,成功举办第331期“丙辉漫谈”。
路丙辉教授开宗明义,从“成长”说起,深刻指出人的成长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完美统一的产物,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能力的三个维度。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这三个维度中,能力的维度尤为重要,因为它更多的得益于后天的养成,最容易成为三维中拖退的那一面。对此,路教授着重指出,就能力维度而言,每个人都需要在知、行、思三个方面下功夫。他认为,知和行是辨正统一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又在实践中检验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每一次循环都会达到更高的高度。但这种循环不会自动生成,而是需要认真的思考作为重要的推动力。
路丙辉教授结合本次举国抗击疫情的大量信息,分别从知、行、思三个层面生动诠释青年成长的过程。他从新冠肺炎病毒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认知;从我校大学生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通过捐款、献血、做志愿者等不同形式参与抗击疫情的实际践行,到如何通过反思,直面这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直面国际舆论中那些正面的和反面的各种反应。路教授通过细密的分析,周到的讲解,以清晰的思路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这次重大疫情,并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分忧,在健康成长中见证青春的责任和担当。
最后,路丙辉教授结合国际疫情的发展,结合同学们关心的一些话题,谆谆告诫同学们,过去那些关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词句,都通过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使我们深深懂得,爱国主义从来不是什么抽象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民族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持续三个小时网络直播形式的“丙辉漫谈”,作为我校抗击疫情期间思政教育的创新形式,让同学们意犹未尽。大家纷纷表示,在这次漫长的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这种形式的“丙辉漫谈”可谓青年思想成长的“及时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