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学院组织开展赴金寨县“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红色文化”实践学习

编辑:本科生宣传员  预审:梁齐军  终审:梁齐军 

本网讯(文/摄 叶钟昊)重走皖南红色道路,重温赤色革命情怀。为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追忆红色文化,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19年暑期,学院组织开展赴金寨县“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红色文化”实践学习。本次实践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指导老师王瀛培带队,部分社团骨干成员参加。

金寨,地处皖南山区,大别山腹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在这片土地上,爆发了六霍起义、立夏节起义、组建了鄂豫皖边区第三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33师……大别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高举红色旗帜,创造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

激情岁月,百年之后热血难凉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这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唱响了我们金寨的革命历史……”金寨县档案馆党史研究室的任少松老师为团队讲述了金寨的革命历史。其中最让成员们动容的是老红军的故事,李清海十五岁加入共产党以来,至今余百岁却仍为祖国而担忧;梅少卿先后七次负伤,耳朵失聪、眼睛失明,但仍然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任老师表示,那个年代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有把国家跟民族的未来为己任的人。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啊!希望你们不要忘记这份初心!时光沉积历史永垂而不朽红色精神经历百年的沧桑而矗立不倒!

浴血奋战,万古长青咏怀铭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血一抔魂。战争年代,金寨十万英烈英勇就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719日下午,团队成员们前往红军广场,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和革命烈士陵园。走进序厅,成员们纷纷驻足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笔题词。在革命历史陈列馆中,一件件遗物,一桩桩事迹都在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今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吾辈青年必将铁肩担道义,为中国之崛起而努力。紧邻博物馆的是革命烈士纪念广场,每一级台阶都有着特定的涵义;纪念塔上镌刻着“燎原星火”,象征着革命的火焰必将胜利;红军纪念堂里安葬着烈士的遗体,当年他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地方如今已经回归和平,他们在此长眠,守护着这方土地。成员们自发排成一列为革命烈士三鞠躬以表敬意,愿万古长青终不倒,百世流芳代代传!

将星璀璨,吾辈勉励必当自强

金寨被誉为“将军的故乡”,在革命战争年代诞生59名开国将军,是全国第二大将军县。洪学智、皮定均、张贤约、马琮璜……720日上午,团队一行人乘车加步行来到金寨县双河镇河西村——洪学智的故居,缅怀洪学智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将军。经管理员其侄孙洪贵柱介绍,故居为2013年复建,原址因1958年修建梅山水库被淹没,重建的故居保留原貌。门前绿树掩映,屋后群峦叠嶂,泥墙、茅屋、篱笆、石碓、舂钵……简陋而朴素,故居内陈设的农具和家具都在讲述着一段段故事。如今将军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如群星璀璨般的将领必将指引团队成员们自强不息!

时代曙光,不忘初心永跟党走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犹如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前方指挥部正坐落在大别山的金寨县;建国初期,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10万老区人民迁址。金寨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看见了时代的曙光,也迎来了新的胜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考察,如今早已是旧貌换新颜。团队老师王瀛培强调,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幸福,青年人必须多行多看多想才能有所作为。

本次实践学习不仅为团队成员提供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有利于成员们秉承革命先烈遗志,勇担历史责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里放飞青春梦想,在中国梦的世纪荣光中昂扬奋进!

 

添加者:本科生宣传员 审核者:梁齐军 添加日期:2019-09-05 点击: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共青团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