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亚斐教授做客花津学术论坛主讲“清明祭祀与儒家的人伦信仰”

编辑:张磊     

本网讯(文/摄 爱智哲学社) 3月30日晚7点,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余亚斐做客花津学术论坛,于学院行政楼五楼会议室主讲“清明祭祀与儒家的人伦信仰”。爱智哲学社成员与广大哲学爱好者一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余亚斐老师主要从“清明节与中国的祭祀传统”、“中国传统的信仰世界”和“祖先祭祀与儒家的人伦信仰”三个方面来展开此次讲座。首先,余老师指出,清明节始于周代,传统的祭祀对象是山川鬼神和自己的祖先。人们通过祭祀来表达对山川鬼神的敬仰和对已逝祖先的怀念和不舍之情。随后,余老师又从信仰的定义、信仰的目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来为大家解读“中国传统的信仰世界”此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真实具体的事例使同学们明白“信仰就是个体生命在孤独无依中,通过对无限者的仰仗,而获得的对生命的信心和信念”。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时,余老师分别阐述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信仰。接着,在“祖先祭祀与儒家的人伦信仰”这一方面,余老师介绍了儒家的人伦信仰与道、佛两家的“追求生命永恒”的不同之处,并提出祭祖可以从呼唤人的生命存在感、道德责任和良心来提升人民的德行。讲座的最后,余老师就此次讲座内容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学习中国哲学的书籍,并就同学们提出的“中国传统信仰与西方宗教的区别”、“网络祭祀是否可以取代传统祭祀”等问题一一做出了详尽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两个小时的讲座丰富而全面、幽默而生动,余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哲学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此次讲座,让大家对清明祭祀这一习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激发了大家对中国哲学的学习兴趣。

 

 

添加者:张磊 审核者: 添加日期:2016-04-04 点击: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共青团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