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大学习 奋斗新时代】浩气长存,记历史以筑未来

编辑:夏盼盼     

本网讯(文/杨君宜 /赵笛)720日,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黄山市探寻红色文化资源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调研团队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来到了位于黄山市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参观。

队员们来到纪念馆门口,大门上一枚红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白墙青砖装饰的大门简约肃穆,馆长罗文田早已在门口等候队员们的到来,在馆长的热情带领下,队员们进入到主馆中开始了参观。

纪念馆大门的两边整齐地排列着照片展板,一页页资料详细地记载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形成发展。在1934年,为了牵制和调动敌人,减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围剿的压力,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部队实施战略转移,同时北上抗日,红七军团奉命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部队,寻淮洲任军团长,兼抗日先遣队总指挥。

193412月,北上抗日先遣队到达黄山谭家桥镇白亭,石门岗、乌泥关一带遭到国民党部队追缴,红石军团伤亡惨重,寻淮洲受伤后在转移过程中壮烈牺牲,馆长罗文田介绍到这里时说到:“在上辈们的印记里,红军领导的队伍是真正劳苦大众的队伍。寻淮洲、方志敏这样的红军将领的传奇故事在老区还有许许多多。”

馆长罗文田在采访中谈起建造这座纪念馆的原因,为了让这段不为多数人所知的历史能走进更多人的记忆里,同时实现自己多年的英雄梦想,罗文田认为,没有什么比建一座纪念馆更能完美地表达自己的心愿了。罗文田少年时代的家乡,至今还保存着红军烈士纪念碑和红军无名烈士墓,小小年纪的他,常常对着深山里的墓碑发呆,他的心里有无数疑问,只要长辈们讲述红军的故事,他都听得津津有味。

在革命纪念馆内,一件件红军革命烈士的遗物和一幅幅烈士的遗像,一段段感天动地的战斗经历,深深触动了队员们的心,馆长罗文田以自己的力量将这一段段红色历史保存传承下来,队员们在馆内仔细观察着每一件遗物,眼前仿佛再现着那一段段故事。

在馆内完成参观和问卷调研过后,队员们便决定进入后山参观悼念革命家粟裕。在曲径通幽的深处,几株青松守护着粟裕之墓,墓碑整体简朴素净,镌刻着几行金色碑文,午后的山林静谧祥和,在青松环绕中,队员们静静瞻仰着墓碑,仔细阅读墓碑上的生平事迹记录。悼念过后,队员们回到纪念馆门口合影留念,踏上了归途。

历史是需要铭记的,唯有在铭记中,才能发扬光大,民族才有希望,青年学生将了解历史,发扬精神为己任,将革命先烈们的精神力量一代代传扬下去,正如馆长罗文田的建馆初衷所表达的,一切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以及他们的历史故事都值得被纪念。

添加者:夏盼盼 审核者: 添加日期:2018-07-27 点击: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共青团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527